趁著去香港參加workshop 的空檔...
看了   經濟殺手的告白一書
作者過去是一個   Economic Hit Man(簡稱EHM)
專門舉著利他主義的大旗
執行美國利用經濟、金權控制落後國家及開發中國家的任務
利用極樂觀的經濟預測,說服落後或開發中國家購買美國的顧問及工程建設... 如果這些政府不從... 則暗殺、軍事行動等手段繼之而來...
也許有人會認為,這有什麼?  這不就是生意嗎? 不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捱的事嗎?
沒錯,如果放在企業對企業的層次來看,的確如此...
但是,如果拉高整個層次來看,從國家對國家的戰略,從整個地球村來看,甚至從人權來看...
經濟殺手所影響的層次就不是周瑜與黃蓋了...
作者舉了厄瓜多爾的例子來說明:
從厄瓜多爾雨林取出每一百美元原油,石油公司收下七十五元,剩下的二十五元,有四分之三是用來償還外國貸款,
其餘大部份是用在軍事開銷及政府開支-- 所剩無幾的兩元五角便拿來用在衛生、教育和救助貧困計畫。
 
對於厄瓜多爾的人民來說,開發雨林並沒有帶來多大實質上的利益:財富集中於掌權的勢力上面、珍貴的雨林被破壞殆盡...
卻要全地球的人承擔失去雨林後所帶來氣候上的災難...
 
讓我想到另一本漫畫:旭日東昇所描寫... 那些坐擁高薪的華爾街交易員,設計出的那些衍生性金融產品... 正是目前次貸風暴的元凶...
有讓全球的人過得更好嗎?  並沒有... 反而讓全世界的人遭受財務上的損失...
一對一來看,進入這個市場的人,就要接受市場的遊戲規則... 沒錯...
但從全球經濟的角度去看... 虛幻的衍生性金融商品... 純粹在數字上玩遊戲... 只是創造了一個虛幻的財務槓桿,讓最後一隻老鼠...
通常是散戶... 承擔未來的經濟風險...
 
個體經濟學裡很重要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:每個人都在追求效用極大化... 這是基於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,每個人是有自由意志的...
選擇...  的確是人生中很大的難題... 人的一生中不知要做多少的選擇... 小到每天吃飯要吃什麼... 大到人生的目標是什麼...
什麼是對的人.. 什麼是對的時間... 什麼是對的事...
有時候... 反而會覺得... 沒有選擇是最好的選擇... 很消極嗎?... 還是看空一切?
累了...
睡了...
想太多的人 有時候 反而不快樂... 哈哈..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adowlo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